首页

免费sm

时间:2025-05-30 00:42:39 作者:《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低碳技术展望》报告发布 浏览量:53822

 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(记者 高凯)《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低碳技术展望》报告发布会日前在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召开。

  《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低碳技术展望》系统梳理了中国工业部门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路径,构建了覆盖主要行业和减排环节的技术图谱。报告对未来技术演进路径进行了展望,指出在碳中和情景下,我国2060年工业碳排放有望降至4.5亿吨,较2025年下降约95%。

  报告还指出,原料替代与废物回收、电气化与清洁电力替代、氢能替代、CCUS四类共性技术,合计贡献工业技术减排潜力的近80%。技术演进路径上,2025-2035年是我国工业部门低碳流程技术大规模应用期,能效提升技术、原料替代与废物回收技术将推动工业碳排放显著下降。2035-2050年是工艺颠覆性技术爆发应用期,电气化与清洁电力替代技术加速发展,用氢(绿氢)成本的下降及技术成熟度提升促进氢能替代技术规模应用。2050-2060年进入碳移除托底技术深度应用期,CCUS技术成熟应用为工业碳中和托底,预计其减排贡献占比到2060年达到24%。

  结合研究结果,报告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,包括通过规划部署工业碳中和关键技术一揽子重大工程,持续强化碳市场对工业碳中和技术的激励作用,通过科技专项加快碳中和共性技术的研发突破与示范推广,并构建有利于碳中和技术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体系,加快部署产业化路径清晰、减排潜力大的共性技术,推动中国工业部门迈向高质量、可持续的绿色转型。

《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低碳技术展望》报告发布。发布方供图

  该报告由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牵头组织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、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、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开发交流中心、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、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24家单位的40余位专家共同完成。

  据介绍,在报告编制过程中,围绕“面向碳中和的工业技术”主题,组织开展了系列技术论坛与学术沙龙,搭建了工业碳中和技术的产学研交流合作平台;报告编制组实地调研了钢铁、水泥、有色、石化、煤化工等领域的70余家企业,深入了解企业在低碳转型中的实践经验与技术需求;报告还咨询了20余位资深专家的宝贵意见,最大程度凝聚了产业、科研界的共识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(身边的变化)农业废弃物“炙手可热” 浙江遂昌秸秆回收变废为宝

7月5日电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5日消息,近日,日本海上自卫队队员被曝出接受其潜艇维修承包商川崎重工的贿赂,累计涉案金额至少达到十多亿日元。

《上海-横滨友好交流协议书(2024-2028年)》签署

内蒙古在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增收过程中,对村民的帮扶从建房修路等“硬件改造”,发展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、人居环境改善、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“软件升级”。

特写:“三月三,拜轩辕” 再绘华夏儿女归宗图景

四川金川:高原“致富菊”喜获丰收

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天水不仅是丝绸之路重镇,还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,其中包括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、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伏羲庙、陇右第一名刹南郭寺、千年道观玉泉观等。

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、

小小芯片,看似小巧,却大有乾坤,上亿个晶体管不允许出现任何一个微小差错。经过反复不断地研发、设计、调试……从最初的55纳米到40纳米,再到22纳米,经过一年半的努力,刘勇带领团队最终成功研制出国内外首款14纳米的北斗三号高精度导航芯片,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